心理学牵动着各类营销

日期:2018-02-01 11:55:49

易讯网络认为八个营销理论的背后是心理学,值得我们深度思考。

一、巴纳姆效应
每一位用户的行为、心理千差万别,但是他们***都遵同一些共同的笼统思想。
二、诱饵效应
上个世纪30年代,威康斯·索诺马公司,信心满满的发布了自己的***烤面包机;但这并没有点燃消费者的购买热情,反而令他们陷入了选择困境。
面对糟糕的销售业绩,公司只好请来了一家营销调研公司。经过一番研究,营销调研公司并没有要求威康斯公司改进产品,控制成本压低价格。而是要求他们再推出一款新产品,不仅个头更大,而且价格还要高出50%,新面包机一经上市老型号面包机的销售状况便马上得到了改善,消费者再也不必面对选择困境,此时消费者是这样想的:我也许不大懂烤面包机但我知道选小的肯定比大的好。
三、交易效用
通常来讲得知啤酒来自高级假日酒店,你会更快乐,因为你的“实际支付价格”比“参考价格”低了很多,感觉上占了便宜。
四、损失厌恶
指人们面对类似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,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。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,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.5倍。
五、迷恋小概率事件
诸如天上掉馅饼之类的,都是小概率事件,但就有那么多人渴望。
六、“沉没成本”之决策
指代那些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。同样的产品、服务,如果加一个小技巧,能更好的留住用户,比如:收一些押金;推荐会员卡;预订折扣;先前协助用户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;月费、年费之类的订得越久越便宜。
七、认知失调
这在营销上不是重点,重点是,大多数人产生“认知失调”后,为了减少这种“认知失调”带来的不良体验,他们会大肆夸赞其仅有的优点。
在“认知失调”的心理因素下,一个体系中同时存在付费产品和免费产品,付费用户必然会逐步增加,而免费用户逐渐受到排挤。
八、狄德罗效应
指人们拥有了一件喜爱的物品后,会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,已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。


上一篇文章:
下一篇文章: